武岡人說沒有刀豆的扎菜不叫扎菜??梢娢鋵俗鲈耸巧俨涣说抖沟模蛘邠Q一種說法,刀豆在武岡人眼中天生就是扎菜料。
這樣的說法是有依據的,因為武岡人很少生吃新鮮刀豆,之所以要種養(yǎng)刀豆,為的就是腌制扎菜。刀豆的特性決定了,它配伍任何菜類都是極好的。無論是豆角、茄子、萵筍、南瓜藤、老黃瓜都是農村人腌制扎菜的原料,而刀豆是必不可少的。刀豆的脆,耐嚼的特性,加之特殊的香味,使它成為扎菜之王。
刀豆,有的地方叫挾劍豆,皆因其豆莢寬而長,形似刀劍。南方地區(qū)特別適合刀豆生長,因此南方人都喜歡種植。它的根系發(fā)達,藤蔓攀援性極強,只要有能被它鉤上的竹竿或者木扦,它就會死死纏住不放,沿著放肆攀爬。刀豆不擇土壤,土地貧瘠它都能生長,大水大肥則長勢茂盛,藤蔓可爬上屋頂,蔓延數十米。農村人在房前屋后或者角落空地種刀豆,插幾根竹竿,它就順著竹竿往上爬,巴掌大的葉子,綠油油的,帶著些許淡淡的清香。
吃貨們用常常用刀豆葉包裹粑粑。那些喜歡做夏粑或者槐花粑粑的鄉(xiāng)村美食家,刀豆葉子是首選的外衣材料。刀豆葉是不需要與粑粑剝離的,蒸出來連粑粑一起吃下,有種糯香的味道,口感非常好。它比芭蕉葉或者荷葉更好。
武岡人不吃生炒的刀豆,主要是不習慣它的氣味,因此只用來做扎菜。從營養(yǎng)學的角度講,刀豆做成扎菜后,它所含的植物蛋白、氨基酸、亞麻酸、亞油酸等實際已破壞殆盡了。其實,很多地方的吃法值得借鑒,為了避免氣味過重,先用開水快速焯一把,瀝干水后再與豬肉同炒,伴以紅椒,加上蒜葉,色香味俱全。也有不做成扎菜的,直接把即將泛黃的刀豆摘下,用開水焯幾分鐘,曬干后密封保存。干刀豆是極好的去油脂的食物,用來燉雞,燉老鴨,燉大味牛肉,味道非同尋常。
有人種很多刀豆,并不是為了做扎菜或者曬干刀豆片兒,他們是利用刀豆的種子來做藥用。我的祖父是一名精通傳統(tǒng)草藥的郎中,只要有點空地,他就喜歡在那里種刀豆。小時候我不懂事,問爺爺種這么多吃不完怎么辦。爺爺告訴我是用來做藥的,刀豆籽是極好的中藥。待刀豆的外殼變成了黑黃色,那些籽粒脹鼓鼓地凸顯出來,這說明刀豆籽成熟了,剝出來一看,赭紅的顏色,上面有一層薄薄的皮包裹著,皮上有像毛細血管一樣的不規(guī)則條紋,而它的形狀特別像一個腰子。爺爺告訴我,曬干了之后把它夾到豬腰子里燉熟,吃了之后是補腎的。
多年以后,久病成醫(yī)。我特別關注起中草藥來,回顧小時候祖父零零星星與我講起的那些草本美食,其實都是人間良藥,是神農氏賜給后世的瑰寶。人到中年,常感身體虛弱,腰腿乏力。我信奉藥食同源之說,翻閱了一些保健資料,其中平常至極的刀豆進入我的眼簾。關于刀豆的介紹,印證了爺爺的說法,刀豆的種子是補腎的良藥,用十顆左右的刀豆籽燉土雞或者老鴨或者豬肚,持續(xù)吃幾天,腰腿乏力的癥狀就會明顯改善。
刀豆是再平常不過的草本,我們吃掉了它的豆莢,把它腌制成各類扎菜,或者曬成干貨,但是卻忽略了它最精華的部分:豆籽。細細一想,這似乎也不奇怪,人生中很多不起眼的被忽視的東西往往是最有價值的。
免責聲明: 本文內容來源于紅樓一癡 ,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。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(fā)貢獻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,不擁有其著作權,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。如果您發(fā)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,請通過郵箱(admin@4305.cn)進行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。
已輸入0/200 個字!
言宋
這類文章,知識性、科普性很強,如能結合起史料文獻來說,更能增強其說服力,其價值也自然會更高。
言宋
刀豆,老家似稱刀把豆。巴蜀地區(qū)無這種東西。